节约集约用地关系到民生,事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市场来共同大力推动。
我们注意到了光伏组件板下面的环境变化。据了解,其成因大致可以归结为,由于光伏组件板遮蔽阳光直射有效降低了地表水的蒸发;并且光伏组件板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速。
期间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比如说,是否在有可能在不改变发电成本的同时,改造组件板亦或支架的设计,使得其在降低风速或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方面有更为优越的表现;是否可以在建造光伏电站的同时,有选择性的播撒抗旱防风沙的植被种子,以加快植被生长。而在光伏组件板下面所发生的这一系列微小变化,或许能够为我们找到一条高效治理荒漠化的途径。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过渡的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正在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比如说,是否可以考虑在荒漠边缘大面积建设带状光伏电站;在取得治理成果后,电站向前推移,电站原址进行进一步的土壤和植被改造;是否可以将,诸如滴灌等,其他荒漠治理技术与光伏电站自身建设与维护(如组件清洗)相结合。
(2)将光伏电站建设作为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手段之一与此相反,这年最坏的一天是1月18日,当日太阳能板的产能略高于德国电力需求的0.1%。彭博新能源财经日本光伏市场分析师武广川原(TakehiroKawahara)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本高额的补贴会在2015年6月大幅削减,到时1MW以上新的大规模光伏电站项目将很难建设。
随后,包括上海电力集团、海润光伏、保利协鑫、英利绿色能源等一大批中资企业对日本光伏市场趋之若鹜。隐忧在于,目前全球大部分光伏市场仍处于低谷,在美欧几轮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元气大伤的中国光伏企业,一窝蜂涌进日本市场,会不会形成新一轮的恶性竞争?更大的问题是,令人垂涎的高额补贴即将到期。未来日本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如果下降,那么日本就会更多地选择使用天然气发电。可以预见,尚德、汉能集团和苏美达这些计划2015年和之后建设光伏电站的中国企业,如果遇到补贴下调,其电站建设将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风险与2012年和2013年侧重组件销售、消化产能的策略不同,中国企业越来越渴望通过在日本直接建设自己的光伏电站,这不仅可以达到消化产能的目的,还可以在电站建设领域获得丰厚的回报。此外,从日本能源消耗的整体框架来讲,大环境也支持日本政府取消光伏电站的补贴政策。
此外,9月10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宣布,重启九州岛电力公司川内核电站1、2号机组,结束了日本已持续一年的零核电状态。目前,中国国内光伏组件的平均售价在3.9元/瓦,国内领先品牌的企业最高售价也仅为4.2元/瓦左右。中资光伏企业真该小心了。最新消息是,昔日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尚德),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破产重整后,现任CEO罗鑫雄心勃勃地宣布,未来3年,在日本投资近25亿美元建设1GW的光伏电站,进而拉动其组件销售。
在晶澳副总裁曹博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日本摘得销售桂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布局早。晶澳目前在日本的销售渠道有两个,一个是给日本当地的企业做代工,另一个是成立自己的日本分公司,销售自己的组件。彭博新能源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日本市场中,前六大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比已经达到42.1%,它们分别是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下称晶澳)、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阿特斯太阳能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昱辉能源有限公司和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这与去年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罗鑫在一次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尚德不希望与其他同行企业进行低价竞争,其组件每瓦的售价不会低于4.8元/瓦。由于售价高,尚德生产的高价组件仅能供给现所属的集团公司顺风光电的项目,而尚德积极拓展日本市场,显然因为其高昂的成本必须寻找补贴高的市场,才有利可图。
如果投票通不过就无法建设,导致项目被取消。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到目前为止,日本获批的光伏电站项目已经达到60GW,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项目都会建设,所有项目还需要当地民众投票。
其次是产品生产采用了全自动化,相较于人工生产,保证了产品的精准品质。最大的风险在于政府补贴的大幅下调。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政府开始热衷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其光伏补贴额度为全球最高。日本光伏市场成了中国企业的香饽饽。然而,电站项目建设的风险也必须考虑在内。9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取消2012财年获得批准但并未建设的1.82G太阳能电站项目,并正在对另外2.7GW的项目举行听证会,考虑是否取消。
武广川原分析,近两年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2012年的补贴额度是根据之前光伏市场发展情况定的。在中国产品已经占据50%份额的情况下,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与较高的补贴已经不相符。
日本光伏市场令人眼红,但也可能是一个坑。与此同时,晶澳也在积极开拓下游光伏电站的项目。
当时,尚德与大量的日本分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重启日本市场,尚德具有天然的优势。顺风光电副总裁龚学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尚德早年在日本市场就取得了认证,而且一度是中国企业在日本销售额的第一名。
而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补贴额度也较高。换句话说,这是否意味着那些投资日本的中资企业又将空欢喜一场?未知数尚德抢滩日本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今年上半年,日本已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但仅凭借尚德过往的销售优势,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在与晶澳等企业竞争,还是未知数。
在那之前,日本市场的中国产品还非常少,主要是夏普、京瓷等日本品牌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消息,国际能源署(IEA)周一公布报告称,到2050年太阳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令化石燃料和及其他清洁能源燃料相形见绌。
有基于此,该署呼吁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制定统一的政策来为太阳能产业提供支持,而这种支持将降低太阳能行业中潜在投资者的风险,并鼓励资本市场对这一产业的信心。该署署长玛丽亚-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过去几年时间里光伏模块和系统的成本迅速下降,为使用太阳能作为未来主要的电力来源 开辟了新的前景。
与此同时,纽约市场周一交易中太阳能公司股价表现好坏参半,其中天合光能(TSL)、太阳城(SCTY)和SunPower(SPWR)均出现下跌,而SunEdison(SUNE)则逆势上扬。SunEdison在今年7月份将旗下部门TerraForm Power(TERP)成功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该股在纳斯达克 挂牌首日股价大幅上涨35%。
国际能源署还补充称,到那时太阳能面板系统和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厂在全球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可能分别达到16%和11%。但国际能源署同时指出,上述两种技术都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其大多数支出都是预付的,因此降低太阳能企业的资本成本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纽约市场周一交易中太阳能公司股价表现好坏参半,其中天合光能(TSL)、太阳城(SCTY)和SunPower(SPWR)均出现下跌,而SunEdison(SUNE)则逆势上扬。有基于此,该署呼吁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制定统一的政策来为太阳能产业提供支持,而这种支持将降低太阳能行业中潜在投资者的风险,并鼓励资本市场对这一产业的信心。
但国际能源署同时指出,上述两种技术都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其大多数支出都是预付的,因此降低太阳能企业的资本成本是重中之重。国际能源署还补充称,到那时太阳能面板系统和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厂在全球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可能分别达到16%和11%。
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消息,国际能源署(IEA)周一公布报告称,到2050年太阳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令化石燃料和及其他清洁能源燃料相形见绌。该署署长玛丽亚-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过去几年时间里光伏模块和系统的成本迅速下降,为使用太阳能作为未来主要的电力来源 开辟了新的前景。
SunEdison在今年7月份将旗下部门TerraForm Power(TERP)成功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该股在纳斯达克 挂牌首日股价大幅上涨35%而国家给内蒙古2014年的备案容量为500MWp的地面电站、50MWp的分布式光伏,远低于全省等同备案的容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装傻充愣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